保亭除了苗家三色飯出彩之外,還有一種美食可以與之相匹配,那就是五色粽。其做法和工藝相似,都是用野生植物的葉液來提供天然色素,分別是紅、黃、藍、黑、白五色。
五色粽的制作方法簡單。先把糯米用豬油或花生油炒至聞有香味,取出分別裝進五個盒子里。然后用野生植物的葉液分別染成紅、黃、藍、黑、白五色。再加入腌好的野味,如山豬肉、黃肉、鹿肉等或家禽肉。接著用樹葉或芭蕉葉包裹,每種顏色的糯米都放一種,再用麻繩捆住。粽子的形式呈圓柱形,大小隨意。煮粽子時,水要浸沒粽子,如果分多鍋煮,五種顏色的粽子每鍋都要有,其意喻吉祥。煮約兩小時,粽子發出濃厚的芳香味時就可取出食用了。
吃五色粽分熱吃和冷吃兩種。初出熱鍋的五色粽,香味回溢,誘人口水欲流。拆開葉子咬上一口,只覺得軟滑粘牙舌頭甜暢,滿口清香,令人吃欲大增。冷的粽子,漸漸變硬,慢慢吃可給人一種醇香的味道,吃過后嘴里還久久留有吞不進肚,吐不出口的余味。
五色粽傳說
據民間傳說,很久以前,苗族祖先居住在黃河流域,由于苗族頭人的殘酷壓迫和剝削,五兄弟無法忍受被迫逃難。在逃難時約定于農歷三月初三到海南島五指山相會。五兄弟歷盡艱險,漂洋過海,爬山涉水,按時到了五指山。于是,他們高高興興地點起篝火制作五色粽,以慶祝兄弟團聚。從此,他們就在海南島居住繁衍,五兄弟改為五姓,故現在海南島的苗族只有李、鄧、金、蔣、馬五姓。為此,每當農歷“三月三”苗族同胞家家戶戶都制作五色粽,以示對先祖的懷念和家庭團圓,因此五色粽是海南島苗族同胞家庭團圓吉祥的象征。
五色飯粽彩鮮艷,清香可口,是開胃去火的清涼食品。
美味的五色粽大多深藏在保亭街頭巷尾的小吃攤里,吃的時候要適量食用,多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。
自駕:走環島高速公路往保亭方向行駛,途經G223,然后進入S305,按照路牌指示行駛進入保興東路即可到達保亭縣城。